沉香線香
沉香線香是由楠木樹皮粉和沉香粉配制而成的香。楠木樹皮粉起到黏合作用,由于楠木樹皮粉的味道在兩個月左右就會慢慢消失,所以只要在銷售前存放兩個月,基本對沉香線香味道純度沒有影響。
養生保健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,而平日里點燃一支香靜下心來,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是沉香帶來的寶貴精神財富。對于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,成天忙碌焦慮的高壓都市人來說,香更是不可多得的凈心養生的佳品。而這其中最有效簡捷的方式之一便是使用沉香線香。
選香參考
1,沉香制作的盤香和線香等香品,用鼻子近聞時只有清香味,而無化學香精或香水味
2,香點燃后,香味單純不會混雜刺鼻
3,點燃的香,不要將鼻子湊的特別近,這樣會有很多煙味涌入鼻腔,聞到的都是煙火味
4,請購買天然原色木質的香品,點香時保持空氣流通,勿在密閉空間內用香
5,一分錢一分貨,太便宜的香不可能用天然高級沉香檀香制造,選擇有信譽的商店購買較安心
6,香爐或香盒,不宜擺放位置過高或過低,以擺放在低于頭部或與胸部平行的位置為宜
7,沉香檀香珍貴難得,能氣定安神,適于品香舒緩心靈沉淀思緒等之用
8,保持品香環境的通透通風,做到既要讓香氣自然飄逸擴散,又不要因過于通風而轉瞬即逝
從古至今始終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中,養生保健絕對是特別重要的一點。宮廷之中一直盛行不衰“熏香”這一最簡單易用的養生方式。從中國歷朝皇親貴胄,乃至如今的阿拉伯、日本王室貴族都有用沉香熏香養生的習慣。
現在養生觀念已經深入人心,而平日里點燃一支香,靜下心來,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是沉香帶來的寶貴精神財富。
何為香道?
香道,是將香料所產生的香氣、煙形配合富于藝術性的香具、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,再加上典雅清麗的點香、聞香手法,經由以上種種引發回憶或聯想,創造出相關的文學、哲學、藝術作品,從而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、更有情趣的一種修行法門。
香道在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里,占有重要的一頁
用香之文化可追溯至2500年前,中國的香道文化的演進可概分為幾個階段:
西漢
以前焚香的材料,主要是以香茅樹脂等草本植物為主,其目的是為驅蚊,除獐,防瘟疫而用。
到西漢中葉,南海乃至到遠西之龍腦,蘇和等樹脂類香料傳入中原,因其芬芳馥郁,廣為流行,深受皇室貴族士大夫等所喜愛。由于此類香材需用炭火悶燒,所以香器的制作,更加繁復與精致。此點,可從漢代"博山爐"的大量出土而得到印證。
魏晉南北朝
佛教進一步普及和興盛,由于香品時對諸佛菩薩的重要供養。因此,用香文化也普及于社會各階層,為民生必需品。
為至唐宋由于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,造就了中國文采鼎盛時期,沉香等名貴香品的使用,更成為當時的風雅時尚。品香與琴棋書畫得結合,尤為文人雅士所鐘愛,品味著熏香沐浴的氤氳和焚香撫琴吟詩的雅致。
元代
元代線香發明以后,品香的制作,更加多元化。至明清以沉檀香為材料制作的香品更是宮廷朝堂,貴胄之家不可或缺的用品。再者歷史中因香而創造的各類香爐各為后人所喜愛與珍藏。
古代君子有四雅--斗香、品茗、插花、掛畫,其中以對香品的熟練掌握為才藝之首。古人流傳至今的香文化,內涵及其豐富。它是芳香的,又是審美的,講究典雅、蘊藉、意境,其香品、香具、用香、詠香也多姿多彩、情趣盎然;它還養護身心,開啟性靈,在用香、品相上達至心性的領悟,從而使人們從心靈深處喜歡上它。
唐代李密喜歡獨自一人攜香具香品入山嶺之中,選一平坦之地,席地而坐,焚香后讓香氣與山中的樹木清香融為一體,使身心浸淫在青山綠水和特殊的香氣之中,"舒嘯情懷,感悟天地之理" ;宋代的蔡京品香則要有氣勢,要使煙氣蓬勃而出;徐鉉則一生焚香伴月......
香中之首
沉香在香道中價值極高,香道之中的香,主要有四種:沉香、檀香、龍涎香和麝香。古人常說"沉檀龍麝" ,四香之中以沉香為首。沉香燃燒時發出的香味是一種沉靜而高雅的清香,很容易使人心平氣和,進入安詳的狀態。香爐、手爐、香斗、香筒、臥爐、熏球、香盤、香盒、香夾、香箸、香鏟、香匙、香囊等,造型豐富的香具,成為香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?,F代香道發展首推臺灣和日本,用香、品香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,現已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臺灣香道和日本香道。隨著香料貿易及制香業的發展,香文化漸漸拓展到各個國家和地區,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。